昆明理工大学有色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怎么样
一、昆明理工大学有色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怎么样
这个实验室全国都是著名的,昆工的王牌专业,冶金院可是有院士坐镇的
二、铝合金测试方法?
铝合金型材的检验方法与取样规则 1)氧化膜厚度检测方法 测定方法按照GB/T8014和GB/T4957规定方法进行,仲裁由GB/T8014和GB/T6462执行取样方法: 按上表检测出不合格品数量达到规定上限时,应另取双倍数量型材复验,不合格数不超过上表规定的允许不合格品数上限的双倍为合格,否则判整批不合格。但可由供方逐根检验,合格者交货。 2) 划痕数量目视全表面检测,整根0-0.5cm划痕不得超过2个;0.5-1cm划痕的数量不超过1个,不允许出现大于1cm的划痕。按表抽样,若一次抽样不合格,判整批不合格,不在加抽。但可由供方逐根检验,合格者交货。 3) 颜色、色差 按GB/T14952.3执行。 一次性抽样,若不合格,不加抽。但可由供方逐根检验,合格者交货。 4)耐蚀、耐磨、耐侯性 参照国标GB/T5237.2—2000相关规定 光伏组件对耐蚀、耐磨、耐侯性要求较高。一次性抽样,若不合格,不加抽,并判整批不合格。
三、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数二和物化是理科吧?冶金方向都好的,个人不推荐选矿.以后做设计的话,男女都差不多.
四、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材料领域享有盛誉
取得了多项世界级的科研成果
网上搜索有很多该实验室的新闻
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
本报讯(记者 纪秀君 通讯员 陈捷)具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的新一代航空航天用发动机材料——高温高性能高铌钛铝合金材料即将步入产业化阶段,这将使我国这类合金材料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这是近日从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传来的令人振奋的消息。
----------该项技术将极大提高我国战斗机的发动机寿命
科技日报: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国家需求为导向
===================
,《美国应用物理快报》报道了该实验室张勇教授的研究小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小组采用新方法发展出了压缩强度超过3000兆帕的固溶体型合金,这种合金有望用于未来的航空、航天等尖端领域,引起了国际材料界的关注。对于此项成果,Nature China作为一个研究亮点也给予了评述。
实际上,这仅仅是北科大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众多成果中的一项。几年来,该实验室几个研究小组的成果很多。如孙祖庆教授等人系统开展了新一代碳素钢和高强度低合金钢的组织控制、性能优化、相关机理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得了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7年谢建新等主持完成的“高性能钎具特钢生产技术与产品开发”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康永林等人参加完成的“薄板坯连铸连轧微合金化技术研究及低成本高性能微合金钢开发”项目获得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陈国良为代表的研究梯队,在国内外首次成功研制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高性能高Nb-TiAl合金,在铌提高抗氧化性和合金相的关系这两方面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
光明日报:北科大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吸引世界目光
【 作者:陈捷 转贴自:光明日报 点击数:3675 更新时间:2008-1-30 背景色 】
让金属制成的变形机器人能随意变换成各种形状,甚至可以从门下的小缝隙中飞走,人们可能觉得这一切还都是科幻,但是,现代科学技术告诉我们,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终结者”材料就会让人类的想象成为现实。这就是科学家们正在研制的“金属玻璃”。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项实验使得这种材料研究向
现实又迈进了一步。
=============================
科学时报:北京科技大学研究团队的纳米材料研究取得突破 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的单篇论文最多被引用130次
该研究团队在知名国际期刊《化学物理快报》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在2003至2007年的5年内被引用次数为前50名之内。单篇论文最高他引超过130次。研究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纳米技术》上报告了四针状硫化锌纳米结构的生长机理,在论文发表后的第一个季度内,就成为该期刊排名前10%的热点文章。在英国《物理学报》上发表的相关论文被评为该期刊2006年度的顶级论文(Top paper),
是该年度该期刊22篇优秀研究论文中唯一由中国研究人员完成的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