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有色金属 > 正文

铝合金是什么合金材质最好?

发布时间:2025-03-25 10:59编辑:冶金属归类:有色金属

一、铝合金是什么合金材质最好?

 

铝合金

以铝为基体元素和加入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组成的合金

以铝为基的合金总称。主要合金元素有铜、硅、镁、锌、锰,次要合金元素有镍、铁、钛、铬、锂等。

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铝合金密度低,但强度比较高,接近或超过优质钢,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种型材具有优良 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抗蚀性,工业上广泛使用,使用量仅次于钢。

铝合金按加工方法可以分为形变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两大类:形变铝合金能承受压力加工。可加工成各种形态、规格的铝合金材。主要用于制造航空器材、建筑用门窗等。铸造铝合金按化学成分可分为铝硅合金,铝铜合金,铝镁合金,铝锌合金和铝稀土合金,其中铝硅合金又有过共晶硅铝合金,共晶硅铝合金,单共晶硅铝合金,铸造铝合金在铸态下使用。一些铝合金可以采用热处理获得良好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就是铝合金。 铝合金的分类

一系:1000系列铝合金代表 1050、1060 、1100系列。在所有系列中1000系列属于含铝量最多的一个系列。纯度可以达到99.00%以上。

二系:2000系列铝合金代表2024、2A16(LY16)、 2A02(LY6)。2000系列铝板的特点是硬度较高,其中以铜元素含量最高,大概在3-5%左右。2000系列铝棒属于航空铝材,目前在常规工业中不常应用。

三系:3000系列铝合金代表3003 、 3A21为主。我国3000系列铝板生产工艺较为优秀。3000系列铝棒是由锰元素为主要成分。含量在1.0-1.5之间,是一款防锈功能较好的系列。

四系:4000系列铝棒代表为4A01 4000系列的铝板属于含硅量较高的系列。通常硅含量在4.5-6.0%之间。属建筑用材料、机械零件锻造用材、焊接材料;低熔点、耐蚀性好, 产品描述:具有耐热、耐磨的特性

五系:5000系列铝合金代表5052、5005、5083、5A05系列。5000系列铝棒属于较常用的合金铝板系列,主要元素为镁,含镁量在3-5%之间。又可以称为铝镁合金。主要特点为密度低,抗拉强度高,延伸率高,疲劳强度好,但不可做热处理强化。在相同面积下铝镁合金的重量低于其他系列.在常规工业中应用也较为广泛。在我国5000系列铝板属于较为成熟的铝板系列之一。

六系:6000系列铝合金代表6061 主要含有镁和硅两种元素,故集中了4000系列和5000系列的优点6061是一种冷处理铝锻造产品,适用于对抗腐蚀性、氧化性要求高的应用。可使用性好,容易涂层,加工性好。

七系:7000系列铝合金代表7075 主要含有锌元素。也属于航空系列,是铝镁锌铜合金,是可热处理合金,属于超硬铝合金,有良好的耐磨性.也有良好的焊接性,但耐腐蚀性较差。

八系:8000系列铝合金较为常用的为8011 属于其他系列,大部分应用为铝箔,生产铝棒方面不太常用。

九系:9000系列铝合金是备用合金。

二、铝合金和锌合金的区别

铝合金是以铝为基的合金总称。主要合金元素有铜、硅、镁、锌、锰,次要合金元素有镍、铁、钛、铬、锂等。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大量应用。

锌合金是以锌为基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常加的合金元素有铝、铜、镁、镉、铅、钛等低温锌合金。锌合金熔点低,流动性好,易熔焊,钎焊和塑性加工,在大气中耐腐蚀,残废料便于回收和重熔;但蠕变强度低,易发生自然时效引起尺寸变化。锌合金由熔融法制备,压铸或压力加工成材。按制造工艺可分为铸造锌合金和变形锌合金。可用于压铸仪表,汽车零件外壳电线杆表面镀锌防腐,锅炉水冷壁管道热浸锌处理提高耐高温腐蚀性能等。

铝合金配件

铝合金和锌合金的压铸工艺上的区别如下:

1、两种合金加工时的熔汤温度不同,锌合金在400多度,铝合金要达到700多度才行。

2、加工设备不同,虽然都叫压铸机,但是完全不可以通用。

3、加工工艺和参数不同。

锌合金

铝合金与锌合金机械性能的区别

锌合金硬度65-140,抗拉强度260-440

铝合金硬度45-90,抗拉强度120-290

总体锌合金比铝合金硬度高,抗拉强度大。

三、简述影响金属材料显微组织的主要因素?

几种常用合金钢的显微组织

合金钢依合金元素含量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合金元素总量小于5%的称为低合金钢;合金元素为5~10%的称为中合金钢;合金元素大于10%的称为高合金钢。

① 一般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都是低合金钢。由于加入合金元素,铁碳相图发生一些变动,但其平衡状态的显微组织与碳钢的显微组织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低合金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与碳钢的显微组织也没有根本的不同,差别只是在于合金元素都使C曲线右移(除Co外),即以较低的冷却速度可获得马氏体组织。例如40Cr钢经调质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40钢调质的显微组织完全相同,都是回火索氏体。GCrl5钢(轴承钢)840℃油淬低温回火试样的显微组织,与T12钢780℃水淬低温回火试样的显微组织也是一样的,都得到回火马氏体+碳化物+残余奥氏体组织。

② 高速钢是一种常用的高合金工具钢,例如W18Cr4V。因为它含有大量合金元素,使铁碳相图中的E点大大向左移,以致它虽然只含有0.7~0.8%的碳,但也已经含有莱氏体组织,所以称为莱氏体钢。

高速钢的铸造状态下与亚共晶白口铸铁的组织相似。其中莱氏体由合金碳化物和马氏体或屈氏体组成。莱氏体沿晶界呈宽网状分布,莱氏体中的碳化物粗大,有骨架状,不能靠热处理消除,必须进行锻造打碎。锻造退火后高速钢的显微组织是由索氏体和碳化物所组成的。

高速钢优良的热硬性及高的耐磨性,只有经淬火及回火后才能获得。它的淬火温度较高,为1270℃~1280℃,以使奥氏体充分合金化,保证最终有高的热硬性。淬火时可在油中或空气中冷却。淬火组织为马氏体、碳化物和残余奥氏体。由于淬火组织中存在有较大量(25~30%)的残余奥氏体,一般都进行三次约560℃的回火。经淬火和三次回火后,高速钢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碳化物和少量残余奥氏体(2~3%)。

③ 不锈钢是在大气、海水及其它浸蚀性介质条件下能稳定工作的钢种,大都属于高合金钢,例如应用很广的1Crl8Ni9钢,它的碳含量较低,因为碳不利于防锈;高的铬含量是保证耐蚀性的主要因素;镍除了进一步提高耐蚀能力以外,主要是为了获得奥氏体组织。这种钢在室温下的平衡组织是奥氏体+铁素体+(Cr,Fe)23C6。为了提高耐蚀性以及其它性能,必须进行固溶处理。为此加热到1050~1150℃,使碳化物等全部溶解,然后水冷,即可在室温下获得单一的奥氏体组织。

但是1Crl8Ni9在室温下的单相奥氏体状态是过饱和的,不稳定的,当钢使用时温度到达400~800℃的范围或者从较高温度,例如固溶处理温度下冷却较慢时,(Cr,Fe)23C6会从奥氏体晶界上析出,造成晶间腐蚀,使钢的强度大大降低。目前,防止这种晶间腐蚀的途经有两条:一是尽量降低碳含量,但有限度;二是加入与碳的亲和力很强的元素Ti,Nb等。因此出现了1Crl8Ni9Ti、0Crl8NigTi等及更复杂的牌号的奥氏体镍铬不锈钢。

⑵ 几种常用有色金属的显微组织

① 铝合金 应用十分广泛的铝合金主要分变形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两大类。依照热处理效果又可分为能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及不能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

铝硅合金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铸造铝合金,常称为硅铝明,典型的牌号为ZLl02,含硅11—13%,从Al—Si合金相图可知,其成分在共晶点附近,因而具有优良的铸造性能,即流动性能好,产生铸造裂纹的倾向小。但铸造后得到的组织是粗大针状的硅晶体和a固溶体所组成的共晶体及少量呈多面体状的初生硅晶体。粗大的硅晶体极脆,因而严重地降低了合金的塑性和韧性。为了改善合金性能,可采用变质处理。即在浇注前在合金液体中加入占合金重量2~3%的变质剂。变质处理后的组织由初生a固溶体和细密的共晶体(a+Si)组成。共晶体中的硅细小,因而使合金的强度与塑性显著改善。

② 铜合金 最常用的铜合金为黄铜(Cu—Zn合金)及青铜(Cu—Sn合金)。由铜-锌合金相图可知,少于36%Zn,的黄铜中组织为单相a固溶体,这种黄铜称为a黄铜或单相黄铜。单相黄铜H70经变形及退火后,其a晶粒呈多边形,并有大量退火孪晶。单相黄铜具有良好的塑性,可进行各种冷变形。含36~45%Zn的黄铜具有a+β ׳两相组织,称为双相黄铜。双相黄铜H62的显微组织中,a相呈亮白色,β ׳相为黑色

③ 轴承合金 巴氏合金是轴承合金中应用较多的一种。锡基巴氏合金含83%Sn,11%Sb和6%Cu。按照Su—Sb合金相图,合金的组织中主要有以Sb溶于Sn中a的固溶体为软基体和以Sn—Sb为基的有序固溶体β ׳相为硬质点。同时,为了消除由于β ׳相比重小而易上浮所造成的比重偏析,在合金中特地加入Cu形成Cu6Sn5。Cu6Sn5在液体冷却时最先结晶成树枝状晶体,能阻碍β ׳上浮,因而使合金获得较均匀的组织。巴氏合金的显微组织,暗黑色基体为软的a相,白色方块为硬的β ׳相,而白色枝状析出物则为Cu6Sn5,它也起硬质点作用。这种软基体硬质点混合组织能保证轴承合金具有必要的强度、塑性和韧性,以及良好的抗振减磨性能等等。

⑶ 铸铁的显微组织

依照结晶过程中石墨化程度的不同,铸铁可分为白口铸铁、灰口铸铁和麻口铸铁。白口铸铁具有莱氏体组织而没有石墨,即全部碳均以渗碳体的形式存在;灰口铸铁中没有莱氏体,碳主要以石墨的形式存在。因此,灰口铸铁的组织是由钢基体和石墨所组成,其性能也完全由基体和石墨两方的特点来决定。麻口铸铁的组织介于白口和灰口之间。白口和麻口铸铁由于存在莱氏体,具有较大的脆性,在工业上较少应用。

在灰口铸铁中,由于石墨的强度和塑性几乎等于零,可以把这种铸铁看成是布满裂纹或空洞的钢,所以其抗拉强度与塑性远比钢低。且石墨数量越多,尺寸越大或分布越不均匀,则对基体的削弱割裂作用越大,铸铁的性能也就越差。

根据石墨化第三阶段发展程度的不同,灰口铸铁有三种不同的基体组织,即珠光体、珠光体+铁素体和铁素体。铁素体基体的铸铁韧性最好,而以珠光体为基体的铸铁的抗拉强度最高。

决定铸铁性能的组织因素主要在石墨方面,其次是基体。按照石墨的形状等特点,铸铁大致分以下几种:

① 灰口铸铁 一般灰口铸铁中石墨呈粗大片状。在铸铁浇注前往铁水中加入孕育剂增多石墨结晶核心时,石墨以细小片状的形式分布,这种铸铁叫做孕育铸铁。一般灰口铸铁的基体可以有珠光体、铁素体和珠光体+铁素体等三种。孕育铸铁的基体多为珠光体。

② 球墨铸铁 在铁水中加入球化剂,浇注后石墨呈球形析出,因而大大削弱了对基体的割裂作用,使铸铁的性能显著提高。球墨铸铁的组织主要有铁素体基体和珠光体基体两种。

③ 可锻铸铁 可锻铸铁又称展性铸铁,它是由白口铸铁经石墨化退火处理而得到。其中的石墨呈团絮状,也显著地减弱了对基体的割裂作用,因而使铸铁的机械性能比普通灰口铸铁有明显的提高,可锻铸铁分铁素体基体和珠光体基体两种,但铁素体基体的可锻铸铁应用较多。

上一篇:有色金属冶炼对耐火材料的要求及其常用的耐火材料有哪些? 下一篇:期货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