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有黄金吗?
一、秦朝有黄金吗?
秦朝时有黄金,但是更多的是铜,而且黄金没有现代的纯度高
二、秦朝黄金的单位?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武力统一中国,并统一了中国的货币制度,确定黄金为上品货币,单位名称为“鎰”。
秦朝金制
黄金以溢名,司马迁所说的“溢”,是秦始皇统一中国货币制度时的黄金单位。这个“溢”的重量究竟是多少呢?
从地理的情形来看,秦国东临韩魏,远离齐国,所以更接近布币流通区,黄金单位以“二十两为一溢”更为和谐通畅。但是,秦国没有采用韩魏的黄金单位,而是采用了齐国的黄金单位:“一溢二十四两。”
三、秦朝就使用黄金吗?秦朝黄金贵,还是白银贵?
是的,秦朝使用黄金。秦统一中国,也统一了货币,规定黄金为上币,单位“镒”(合20两);铜为下币,单位“半两”。秦朝白银货币并不是通用货币,虽然战国时期就有“银布”、“银贝”出现,但银主要还是做成饰物,因为产量稀少。直到明代,白银才成为正式货币,也是因为海外贸易大量白银流入的关系。虽然没有明确的兑换比例,应该还是黄金更贵重。
四、秦朝就使用黄金吗?秦朝黄金贵,还是白银贵?
是的,秦朝使用黄金。秦统一中国,也统一了货币,规定黄金为上币,单位“镒”(合20两);铜为下币,单位“半两”。秦朝白银货币并不是通用货币,虽然战国时期就有“银布”、“银贝”出现,但银主要还是做成饰物,因为产量稀少。直到明代,白银才成为正式货币,也是因为海外贸易大量白银流入的关系。虽然没有明确的兑换比例,应该还是黄金更贵重。
五、秦朝黄金是铜吗?
黄金作为中国古代用于交易流通的特殊货币,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最富强的朝代之一就有西汉,在当时西汉是一个多金的朝代,但是据有关史书记载到了东汉这些黄金却大量减少。
秦汉时期储备的黄金是非常多的,还传出一字值千金的故事,而后来却没有那么多黄金了,于是就有很多所谓的史学家站出来正面秦汉时期的黄金是黄铜,并不是真正的黄金。
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秦汉时期的黄金其实就是真正的黄金。
因为在很多考古发现中,发现的西汉的金饼就是黄金。1999年,陕西省西安市北郊谭家乡出土了219枚金光灿灿的金饼。每枚重量227.6克~254.4克,约相当于汉代的一斤,总重54116.1克,是迄今为止汉代金饼数量最大的一次发现。
而且《汉书》中也说得很清楚了,《汉书·食货志》有言:“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话说得再清楚不过了,黄金就是今天所说的黄金,白金就是今天所说的白银,赤金就是今天所说的铜。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也可以佐证,该书卷十四上金部有“金,五色金也”、“银,白金也”、“铜,赤金也”等词条解释。
可见,汉代人不但金、银、铜的概念区分得清清楚楚,而且已经有了金、银、铜三个词,那些说什么汉代的黄金是黄铜的说法可以歇歇了。
黄金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有作为货币和馈赠的记录,至战国时广为流通,主要用于赏赐、馈赠、酌金、罚金、赎罪、买爵以及大宗交易和军事支持等各个方面。
当然西汉多金是真的,据《文献通考》记载:“汉时赐臣下黄金每百斤,二百斤,少亦三十斤,虽燕王刘泽以诸侯赐田生金亦二百斤,梁孝王死,有金四十余万斤。”
当年,刘邦用四万斤黄金成功离间了项羽和范增的关系,失去范增之后的项羽一路败走麦城,刘邦从而一霸天下。从这个意义上说,四万斤黄金起到了开创西汉的作用,也预示着西汉是一个多金的年代。
根据史书的记载可以发现,西汉时期的“黄金储备”数额之巨,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实属罕见,可说为历朝之最。
《魏晋南北朝史》载:“西汉初期,黄金的应用总数量在百万斤以上。”如果按照《中国历代度量衡考》中考据的西汉时1斤折合今日248克来计算,西汉的百万斤即今日的248吨,这已经达到了今天中国黄金储量的四分之一了,绝对堪称恐怖。
到了东汉并没有建立关于黄金的任何制度,那么西汉的巨量黄金又是如何全部不见的呢?这成为中国历史上一大谜题。
有人觉得汉朝文献记载中的黄金数量太大,提出一种折中的观点,说古时候炼金技术有限,黄金的纯度不高。
这显然是臆测之论,因为黄金提纯的技术其实真的不难,中国的炼金技术早在距今四五千年以前就已经很发达了。
四川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黄金制品可以证明这一点,汉代任何一座墓葬出土的黄金制品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但是这批已经达到现代中国四分之一黄金储量的巨量黄金确实消失不见了,这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谜题之一,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中国缺少了这部分巨量的黄金,使得中国的经济甚至从秦汉时期的金本位发展到宋明时期成为银本位了。
六、秦朝十两黄金多少克?
据《汉书·律历志》记载,秦汉时期度量衡制度是:
衡制:铢、两、斤、钧、石。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秦和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258.24克,一两等于16.14克。也就是说秦朝时一两黄金相当于现在16.14克黄金。码字不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的支持!
七、秦朝的时候有黄金吗?
是的,秦朝使用黄金。秦统一中国,也统一了货币,规定黄金为上币,单位“镒”(合20两);铜为下币,单位“半两”。秦朝白银货币并不是通用货币,虽然战国时期就有“银布”、“银贝”出现,但银主要还是做成饰物,因为产量稀少。直到明代,白银才成为正式货币,也是因为海外贸易大量白银流入的关系。虽然没有明确的兑换比例,应该还是黄金更贵重。
八、秦朝一匹马多少两黄金?
主要看什么样的马匹,大概在一两黄金
九、秦朝一两黄金等于多少铜钱?
秦朝时期一金约等于现在5488元人民币。
据《汉书·律历志》记载,秦汉时期度量衡制度是衡制:铢、两、斤、钧、石。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秦和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258.24克,一两等于16.14克。也就是说秦朝时一两黄金相当于现在16.14克黄金。
截止2019年10月,黄金围绕340元/g上下浮动,故而推算出秦朝的一两黄金大概等于现在的5488元人民币。当然由于不同时代生产力的高低不同,这些数字背后代表的社会资源并不能等同。
扩展资料
秦始皇统一货币制度有其必要性。有人把钱称作“孔方兄”就是来源于秦国的钱币。那时候,秦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比较快,商业繁荣起来了,秦孝公重农抑商也要征税,这时候作为等价交换物的钱币应运而生。那时候,秦国的货币是圆钱(先是圆孔圆边,后是方孔圆钱)。
秦统一六国后,货币的同一问题涉及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大事。当时,各国各自为政,自行制造货币,钱币五花八门。楚国用的是爰金和蚁鼻钱,赵国用的是尖足布,齐国用的是法化刀,魏国用的是桥足布,燕国用的是明刀,韩国用的是方足布等等。这些钱币重量不等,形状千奇百怪,关键是换算麻烦,不利于流通。因此秦始皇必须统一货币。
十、黄金数量什么意思?
黄金数
黄金数是一个无理数,约等于0.618,用希腊字母Φ表示,黄金数的确切值为(√5-1)/2 ,即黄金分割数。把一条线分为两部分,此时长段与短段之比恰恰等于整条线与长段之比,这个比值就是黄金数。
中文名
黄金数
别名
黄金分割数
表示
希腊字母Φ
确切值
(√5-1)/2
前十位
0.618033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