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表现抢眼的能源股
一、疫情期间表现抢眼的能源股
在新冠疫情的大环境下,全球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在这场风暴中,能源行业却展现出了非凡的韧性和潜力。本文将探讨疫情期间能源股的表现,以及投资者如何把握这一机遇。
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
尽管疫情导致了全球经济的放缓,但能源需求并未停止增长。随着各国逐步重启经济,能源消费也在稳步回升。事实上,在疫情期间,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应对能源短缺,不得不重新启用煤电厂等传统能源设施。这反映出化石燃料在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中仍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油气股的表现亮眼
在能源股中,油气股无疑是最大的赢家。由于疫情期间石油需求的下降,国际油价一度跌至历史新低。但随着各国复苏,油价也开始反弹。这直接推动了油气公司的业绩和股价表现。例如,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和壳牌等国际油气巨头的股价在疫情后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这些公司在疫情期间采取了严格的成本控制措施,并加大了对于页岩油气等新兴领域的投资,从而保证了业绩的持续增长。
可再生能源股的机遇
除了传统能源股,可再生能源股也在疫情期间表现不俗。由于气候变化和环保意识的持续升温,各国政府都在大力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疫情期间,一些主要经济体出台了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新政策,为相关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例如,欧盟提出了"欧洲绿色新政"计划,旨在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美国政府则通过"通胀减缓法案"为清洁能源项目提供数千亿美元的补贴和税收抵免。在这些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像特斯拉、伟创力和阿特斯这样的新能源企业股价在疫情后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投资策略与风险提示
对于投资者来说,能源股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到,能源行业受到地缘政治、技术进步和监管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宏观形势,审慎评估个股的基本面,同时适当分散投资组合,以控制风险。
总的来说,疫情为能源股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这一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祝大家投资顺利,财富自由!
二、1929年大萧条期间黄金表现?
1929年大萧条前后,现货黄金从每盎司20.67美元升至35美元。罗斯福上台,宣布人民持有金币不再合法,用行政命令把金价钉在1盎司35美元上,这个价格维持了37年。
三、黄金周期间江苏文旅表现如何?
1 黄金周期间江苏文旅表现较好。2 在黄金周期间,人们通常有更多的休闲时间和旅游需求,因此文旅行业通常会迎来较高的客流量和收入。江苏作为一个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因此在黄金周期间,江苏文旅表现较好是可以预期的。3 此外,江苏还有许多特色的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如苏州园林艺术节、南京国际马拉松等,这些活动也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与,进一步推动了江苏文旅的发展。因此,选择黄金周期间前往江苏旅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享受到丰富多样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四、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表现了什么?
1991年的海湾战争一场划时代的战争:这场战争对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这场战争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对世界各国的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和军队建设等问题都带来了众多启示。在战争即将爆发的前夕萨达姆一度是满怀信心的。萨达姆的自信固然有个人性格上的原因,不过这并非完全只是妄自尊大,事实上当时的伊拉克还是相当具有实力的。
当时的伊拉克拥有100万左右的正规军和大约48万预备役部队,近6000辆辆坦克、3700门火炮、7500辆装甲车、700多架作战飞机以及飞毛腿导弹。此外伊拉克还有中东最完整的现代化综合防空体系——其“KARI”防空系统包括:4个地区防空作战中心、16个截击引导中心、70余个防空指挥与报告中心。伊军战斗机、地空导弹和高炮构成了立体火力网,基本覆盖了所有空域。
如此庞大的家当使当时伊拉克号称是仅次于美、苏的世界第三军事强国。这个所谓的“第三军事强国”的头衔也许有自夸的成分,不过当时伊拉克军队的规模和武器装备在世界上的确是排得上号的。在经过8年的两伊战争锤炼之后伊拉克军队的实战经验也相当丰富。萨达姆认为美国的确是世界头号强国,可毕竟在中东的军事力量有限,而自己完全可以凭借本土作战的地缘优势对其进行压制。
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在此之前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就曾有过被越南、阿富汗这样的小国利用本土作战的地缘优势打败过的经历。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军事力量是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而具体在中东地区伊拉克反而凭借本土作战的优势取得了兵力优势。在战争即将爆发的1990年8月底萨达姆在会见外国领导人时曾说过:“我十分了解美国的技术优势,特别是空中优势”。
不过与此同时萨达姆坚持认为空战不能起决定作用,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得是靠地面决战,甚至是贴身肉搏刺刀见红的巷战,而在这样的形势下伊拉克方面在兵力和本土作战的优势就能得到充分释放。美国人对战争伤亡格外看重:越南战争就是因为伤亡过重导致国内反战浪潮高涨,最终迫使美国撤出了越南。在海湾战争之前萨达姆曾放出豪言:“美国社会连一万名士兵的死亡都承受不起”。
1990年9月萨达姆对军队发表讲话说:“你们知道空军不可能决定地面战争……这是经过所有常规战争和解放战争证明的规律,最后一个证明的是越南战争“。这一时期萨达姆屡屡扬言要把海湾地区变成“第二个越南”:如果美国要干涉伊拉克在科威特的军事行动,那么伊拉克军队就会让美军遭遇在越南战场一样的惨败。然而真当战争打起了之后萨达姆才发现战争早已不是他所熟悉的模式。
本来以为美军在中东没什么军事力量存在的萨达姆一直做着“强龙不压地头蛇”的美梦,然而他很快就发现美军在中东的军事力量是呈几何级数在膨胀:美军超过300架C-141和C-5向海湾地区快速集结,在沙特达兰空军基地每7分钟降落1次,22天的运输量就超过了1949年柏林空运11个月的量。与此同时美国的运输船从全球战略基地运来物资,三艘的运量就已相当于3000架C-141的运量。
海空并用运送30天后海湾地区已集结了超过10万名美军。在接下来的4个月美军又继续昼夜不停地搬运,最终50多万名士兵、近2000辆主战坦克集结,运送物资达1200万吨!萨达姆本来以为美军在中东没什么军事力量存在,然而动员起来后的美军规模是呈几何级数在膨胀:当时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沙特、巴林、卡特尔、阿曼、阿联酋、土耳其和迪哥加西亚的空军基地部署了1200多架作战飞机。
此外还有3个航母战斗群游弋在地中海、红海和阿拉伯海的海上阵地上。到战争真正打响时美国已在中东地区聚集起有34个国家参加的多达66万兵力的多国部队。尽管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动用了86万部队,可双方的兵力差距其实已不算明显,真正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已不再是双方的兵力而是各自的军事技术,而最终也恰恰是美国所占据的技术优势击败了在兵力上略胜一筹的伊拉克。
海湾战争是世界战争史上一次标志性的划时代战争——海湾战争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模式,对世界各国都起到了一次新形势战争的启迪左右。海湾战争的最大特点就是这是一次高科技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这场战争中普遍使用各种先进技术。海湾战争充分体现了海陆空天一体化、高度信息化、精准打击等现代化高科技战争的新模式新特征。在使用常规武器的前提下海湾战争成为了一场一边倒的碾压式战争。
电子战对这场战争的进程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电磁优势将成为战争中的新制高点;海湾战争开创了以空中力量为主体赢得战争的先例。在空袭中大量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提高了空袭的准确性,又使平民伤亡降低到最小程度;在海湾战争中作战空域空前扩大,战场向大纵深、高度立体化方向发展,已不存在明显的前方和后方。
这场战争中高技术武器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使作战行动向高速度、全天候、全时域发展。本来人们以为美国与伊拉克那么多坦克、装甲车相互对峙,是要打现代版的“库尔斯克坦克大战”,伊拉克甚至还指望利用人海战术在巷战中打击美军,然而直到战争结束之时人们期待中的大规模地面战争基本上就没发生过。在展开正式的军事行动之前9架美军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便先行摧毁了两座伊军早期预警雷达站。
因此当美军第一梯队的8架F-117战机在进入伊拉克领空腹地时伊拉克方面毫不知情,从而使美军得以顺利执行对伊拉克防空体系的“斩首”行动。与此同时美军还使用电子作战飞机对伊拉克的电子设备进行强烈的干扰,从而压制伊拉克的指挥、雷达预警和情报系统。在美军的战术干扰下伊拉克军队瞬间变成了瞎子聋子。一团乱麻的伊拉克军队只剩下挨打的份。
干扰完成后美国首先出马的是一系列强大的战机、铺天盖地的导弹以及精确的制导武器:1991年1月17凌晨3点左右美军一架F-117投下第一枚炸弹,轰炸了伊军位于本国南部的一处截击引导中心。在这之后的时间里超过700架次的战机也各自展开对伊军防空系统节点、指挥机构等重要目标的打击。另一方面美国海军在展开对伊拉克海军全面打击的同时还发射了50余枚“战斧”导弹打击伊拉克各地的输变电设备。
紧随这第一轮空袭之后的是第二、第三波的F-117空袭。在经过一夜的空袭之后到第二天拂晓时分伊拉克的防空系统已经基本崩溃。伊军残存的防空部队对着被炸成废墟的指挥机构只得各自为战。那些见到第二天日出的部队本以为能与美军正面交火,可他们迎来的却是更加猛烈的空袭。伊拉克的雷达节点、发电站、指挥中心等陆续被已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摧毁,巴格达就此与外界失去联系,联军就此牢牢掌握了制空权。
美军的F-117隐形战斗轰炸机在巴格达上空狂轰滥炸。F-117配备的激光制导炸弹轰炸精度极高:一颗炸弹能把一个工事炸出大洞;第二颗炸弹从洞口钻进去,消灭掉里面所有的人员和设备。更关键的是伊军根本就“看”不见它,所以只能对着黑漆漆的天空乱打一气。在意识到美军反辐射导弹攻击的威力后伊拉克雷达操作手很快减少了雷达开机次数,这使得地空导弹只能进行盲目发射。
开战后2天伊拉克的防空导弹体系已基本不再起作用。接下来美军方面出动了700架常规战机进行轰炸。出发前美军指挥官还有点紧张,毕竟伊拉克的防空火力之密集在全世界也能排得上号。当时美军指挥官估计这批飞机战损率将达到10%,也就是说至少有70架飞机可能回不来,然而美军方面在这次行动中最终只损失了一架飞机。这时美军的电子干扰设备已基本废掉了伊军雷达,所以伊军导弹雷达上全是密集的白点。
开战后单是美军加油机每天就出动多达300次,昼夜不息地给军机加油。就这样美军指挥官还嫌伊拉克空域太拥挤,以致于无法同时出动更多的飞机。与此同时波斯湾和红海的美军军舰也没闲着:发射了122枚“战斧”巡航导弹——以超过800公里的时速超低空飞行躲避雷达探测,飞行一两个小时后准确击中1000公里外的目标。伊军的米格战斗机在海空一体的综合碾压下根本没机会升空。
机场被炸没了,雷达被炸没了,伊军战斗机想要升空作战也不成啊。即使偶尔勉强有一两架伊军战机升空也难逃被蜂群一样密集的美军飞机击毁的命运。可以说这时伊拉克的天空已然任由美军翱翔。掌握制空权的美军对伊拉克进行了力度空前的“地毯式轰炸”。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综合运用空间卫星侦察、空中侦察、地面侦察等多种手段截获伊拉克的雷达、通信设施和电磁波信号并通过电脑和情报分析人员分析处理。
由于确定了伊军的指挥中心、通信和雷达系统的各种参数,因此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总是能对伊拉克的军事目标事实精准打击。美军先发制人地摧毁了伊拉克境内的大多数军用机场,伊军的许多战机还没来得及起飞就被摧毁。当然伊军已起飞的战机在美军的F-15和F-16面前也迅速被尽数击落。至于伊军庞大的地面部队甚至都不需要联军出动地面部队与之交战。
“阿帕奇”武装直升机通常都是在伊军地面防空火力有效射程之外发射反坦克导弹,从而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摧毁伊军的坦克装甲车。美军的飞机、坦克、步兵战斗车乃至单兵武器都装备有红外夜视装置、激光夜视仪和红外热成像设备等夜视夜瞄器材,这使美军的武器装备在夜间可以发挥同在白天一样的作战效能,使美军能昼夜不停地连续作战,更有效地打击伊军,更快地推进战役战斗的进程。
整个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动用了12类50多颗各种军用和商用卫星构成战略侦察网,为多国部队提供了70%的战略情报。多国部队集结了2790架现代化的固定翼飞机、1700多架旋翼飞机(其中600多架攻击直升机)、6500余辆坦克装甲车辆以及大量自行火炮、火箭发射车、工程技术保障车辆等。战争中多国部队综合运用反导作战、电子战、心理战、海战等诸军兵种协同作战。
相比之下伊拉克的作战理念完全是另一个时代的产物:萨达姆一直指望通过地面战挽回局势,殊不知伊军引以为豪的坦克和装甲车却被美国战斗机、轰炸机和攻击机及其携带的常规炸弹、激光制导炸弹、红外导弹等轮番炸成了废铁。美空军以前所未有的效率摧毁了伊拉克地面部队:伊军地面部队平均每天就损失1个装甲营。与此同时伊拉克的发电站、工厂、桥梁等基础设施都被炸了个稀烂。
轰炸持续了一周又一周,强度始终有增无减。伊拉克巴士拉的发电站被反复轰炸了12次以上。战前从没被看好的空中力量如今却成了大放异彩的主角,而萨达姆对此却完全束手无策。美国仅用了38天全方位、全天候的轰炸就使伊拉克军队损失惨重。在持续38天的轰炸之后萨达姆盼望已久的地面战终于开始了,然而这已称不上是一场战争,倒更像是美军单方面对伊军的屠杀。
伊拉克地面部队本来就在之前38天的持续轰炸中损失惨重,现在他们赫然发现美军M1A1主战坦克无论火力还是射程都轻松碾压自己的T-72坦克。四处游弋的美军武装直升机随意猎杀伊军,即使在黑夜里装备了夜视装置的美军坦克和直升机也丝毫不给伊军喘息的机会。已被轰炸了38天的伊军地面部队一触即溃:萨达姆引以为傲的地面部队仅仅撑了100小时就撤出了科威特。
溃败的伊军沿着伊拉克与科威特之间的6号公路仓皇北逃,美空军飞机和海军舰载机蜂拥而至投下火箭弹、炸弹:首先炸毁伊军首尾的车辆、切断其行路和退路,从而使中间的伊军车队无法行进,瞬间沦为刀俎之肉。美军A-10攻击机携带的集束炸弹能释放出几十甚至上百个子炸弹,子炸弹可以穿透125毫米厚的装甲,爆炸后的碎片能杀伤一个足球场面积范围内的目标。
数万伊军就这样被杀死在伊科边境的公路上。当时伊科边境的公路上每隔50米就有一堆冒烟的车辆残骸。整个海湾战争期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始终占据着绝对优势:多国部队阵亡223人、负伤697人、被俘13人。这其中美军阵亡148人。相比之下伊拉克军队四十多个师被摧垮,伤亡人数达八点五万至十万人,而伊拉克海军在这次战争中完全被摧毁。伊拉克军队在海湾战争中整体作战能力损失了三分之二以上。
这场战争给还伊拉克造成了造成了二千亿美元左右的直接经济损失。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几乎没怎么出动地面部队的情况下就在不到两个月内迫使伊拉克接受了停火协议。美军付出的代价同伊军比起来要小得多:战斗伤亡606人(其中148人死亡)。这里面还包括死于友军火力误伤的35人。在这场战争中美国用一种全新的作战模式震惊了全世界。
在海湾战争之前全世界对战争的理解还停留在二战那个钢铁洪流的年代。二战时期的主流战术是“闪电战”。这个战术在进攻一方来说就是以坦克为核心,空军、炮兵、步兵等其他兵种为辅助,在开战的时候以坦克装甲部队为先导快速突破对方防御阵地发动钳形攻势,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步兵跟进实现对敌方的包围。防御方则要保证后勤补给线不被切断,然后层层布置防御阵地抵挡对方的进攻。
在海湾战争之前钢铁洪流一直是世界战争的主流。二战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就是这种战术的典型。二战结束后美国经历过两场失败的局部战役:一个是朝鲜战争,一个是越南战争。在越南战争中北越军队通过游击战与美军长期周旋,从而把美军拖入了旷日持久的战争,随着伤亡的不断增加激起了美国国内舆论的强烈反对,最终美国不得不从越南撤军。
海湾战争打响之前萨达姆一心要把伊拉克变成第二个越南,然而90年代的美国已不同于70年代的美国:越战时期美军还没完成信息化。那时美军的火力尽管强大,但其火力投放很难做到精准打击,所以要想彻底消灭对手就只能与对方展开近距离作战,而这种作战往往会造成美军大量的伤亡。这也是萨达姆在海湾战争期间一门心思指望与美军打地面阵地战的原因。
有这种想法的其实并不是只有萨达姆一个人,事实上这种想法在当时可谓是被全世界普遍信奉。当时全世界普遍认为要战胜美军这种装备精良、火力强大且训练有素的军队就要把美军拖入阵地战、巷战或是游击战这种近距离作战以大量杀伤美军。萨达姆在海湾战争中仍试图通过这种传统战术战胜美军,然而当战争打响后他就被美军全新的作战模式震惊了。
感到震惊的不只是萨达姆,事实上全世界都被这场战争震惊了。当年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国全程旁观了这场战争。战争刚开打时中国军内普遍的预言是:“这将是一场持久战、消耗战”“伊军至少能在科威特坚守一年”......然而短短一个多月伊军便兵败如山倒。这如何能不令人震惊呢?战争结束后中国一度大量翻译美军的作战条例、军事报告,在无形中开始参照对方的模式和标准来建军。
我们可以发现空军在海湾战争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当然也不能因此忽视其它兵种的作用。尽管空军在这场战争中是唱主角的,但没其他兵种的配合也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先进的武器对于现代战争很重要,但武器终究还是人来操作的,因此对于作战人员的素质要求就非常高。无论在任何形式的战争中人终究处于核心地位,毕竟死物是无法取代活物的。
新中国成立后大体上维持着相对和平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除了抗美援朝之外其余的战争规模都很有限。我们对现代战争需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这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要转变传统战争思维——陆军不再只是唯一关键的兵种,而是要建立体系作战(尤其是信息化作战的思维和模式)。海湾战争结束后中国军内各个层次召开的大大小小数百次研讨会得出了一个结论:变革!
只有抓紧已到来的新军事变革才有求胜的可能,而变革首先是从思想开始的。海湾战争前中国军队仍延续着“地面制胜”理论:“战争的最终胜负要靠战靴和步枪决定”。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形成了“大陆军主义”:陆军占据主导地位、海空军发展相对滞后。海湾战争后空军、海军的重要性开始得到普遍认可,海空联合作战、近海防御作战等成为军队研究的重点。中国军队的作战思想由此开始了全面转型。
海湾战争后中国把科技强军提上了日程。中国军队开始以高科技战争为目标进行发展。海湾战争中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依靠GPS制导的导弹和战机在10天内就把伊拉克上百万大军直接打回老巢。海湾战争使中国意识到了拥有独立导航系统的重要性,所以中国在1994年启动了北斗1号系统工程。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被海湾战争点醒的不只是中国:海湾战争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相当于给全世界提了一次醒,如今世界大国几乎都在竞相发展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全世界能实现全球覆盖的卫星导航系统一共有美国GPS系统、俄罗斯GLONASS系统、欧盟伽利略系统、中国北斗系统这四大系统。此外日本和印度也有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不过日本和印度的卫星导航系统尚不能实现全球覆盖。
目前韩国也制定了自己的导航系统计划:预计在2034年建成自主导航系统。国之重器不可受制于人。不只是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事实上世界各国全都明白。发展自己的导航系统是需要科技实力、工业产能作为支撑,所以迄今为止全世界连韩国在内一共只有七家在研发自己的导航系统,目前已研发成功的只有六家,已实现全球覆盖能力的只有四家,但发展自主导航系统已成为主要工业化大国的普遍趋势。
现在回头审视海湾战争就会发现这的确是一场划时代的战争:在此之前世界战争的主流依然是二战以来的钢铁洪流模式;海湾战争之后世界各国的建军指导方针普遍转变为立足于打赢高科技条件下的新型战争。尽管大家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然而各自的经济水平不一样、军工实力不一样、研发能力不一样,所以真正能跟上这波转型的国家其实并不多。
五、什么是黄金股,而且黄金股有哪些?
和黄金相关的股票 002155 辰州矿业 002237 恒邦股份 600311 荣华实业 600489 中金黄金 600547 山东黄金 600655 豫园商城 601899 紫金矿业 黄金股票是股票市场中的板块分类,是黄金投资的延伸产品。黄金股票就是黄金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的上市或不上市的股票,所以又可称为金矿公司股票。 一般认为:从长期来看,黄金价格依然有走高的趋势,但是,黄金价格有可能作随时的调整和振荡,由于黄金股票价格的弹性要大于黄金价格的弹性,因此,即使短期内黄金价格的调整也会对黄金股票价格有较大的影响。 对于不同类型的的投资者,投资策略是不一样的,对于长期投资者,应该分析黄金价格的长期走势,不要因为短期金价的调整而恐慌,对于短线投资者,要密切关注黄金价格走势,随时进行仓位调整。 目前国内A股市场上有三支这样的黄金股票,分别是:中金黄金,山东黄金,紫金矿业。
六、摩羯座暧昧期间表现?
摩羯座在暧昧期间通常会表现得非常谨慎和保守。他们会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和声誉,不会轻易展示自己的感情。
他们可能会通过友好的举动和细微的暗示来表达对对方的兴趣,但很少会直接表白。
摩羯座会观察对方的行为和言辞,以确定对方是否值得信任和投入感情。他们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展示自己的实力和能力,以吸引对方的注意。
摩羯座在暧昧期间会非常谨慎地探索对方的感情,并在确保对方真心对待他们之后才会进一步发展关系。
七、A股里黄金股都有哪些?
一、A股市场里黄金股:山东黄金、中金黄金、紫金矿业、天业股份。 二、拥有自己金矿的有:辰州矿业(湖南省最大产金公司)、豫园商城(持有招金矿业26.18%股份,跃居第二大股东;持有95%股份的老庙黄金,持股100%的亚一金店)、豫光金铅(公司第二大股东为中国黄金总公司)、 天一科技(已经是ST了,平江县黄金开发总公司99%的股权天下私募整理)、新湖中宝(蓬莱市大柳行金矿)、 东方集团(赤峰银海金业有限责任公司51%的股权)、永泰能源(控股54%的山东平度鲁润黄金矿业公司,重组之前)、荣华实业(浙商矿业100%股权)恒邦股份(黄金冶炼)。 三、黄金饰品:老凤祥、东方金钰、明牌珠宝、益民集团和最新上市的金贵银业。
八、请问各位伊拉克海军在海湾战争前和海湾战争期间的大型战舰有哪些?
在海湾战争爆发前,伊拉克海军拥有护卫舰1艘,导弹快艇15艘(其中6艘缴获自科威特),其他各类舰艇约165艘,其中大部分是小型巡逻艇,其他为布雷艇、气垫艇、“北方”级两栖坦克登陆艇和辅助舰船等。
海军总兵力约5000人,总部设在巴士拉。
当时,伊拉克海军最大的战舰是排水量为1850吨的轻型护卫舰“伊本。 哈敦”号,该级舰装备有“奥托马特”反舰导弹和“蝮蛇”防空导弹,在1990年中期,伊拉克海军开始在该级舰上训练,战争爆发时尚未形成作战能力,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伊拉克海军的主力是9艘“黄蜂”I/II型导弹快艇,装备有SS-N-2A/B“冥河”反舰导弹,这些舰艇由于常年得不到良好的维护,能够用来执行作战任务的不多,其实,从80年代初期以来,这些“黄蜂”级快艇几乎没有进行过像样的训练,从来没有发射过导弹。
由于伊拉克海军导弹快艇的进攻能力非常有限,为了保护领海的安全,伊拉克在本国东部海岸和科威特境内部署了“蚕”式导弹,用来对抗联军可能发动的两栖攻击作战,伊拉克当时有约50枚购自中国的“蚕”式反舰导弹,有效射程为90千米,其战斗部为500千克,威力足以击沉护卫舰和重创巡洋舰。
伊拉克海军当时拥一支小型直升机分队,装备了7架法国生产的“超黄蜂”直升机。该型直升机有效作战半径为150海里,装备有AM39“飞鱼”反舰导弹,这批直升机加强了伊拉克舰艇的反舰能力。
伊拉克拉克入侵科威特后,缴获了科威特海军的6艘装备有“飞鱼”反舰导弹的TNC-45和FPB-57型导弹快艇和库存的100多枚MM40“飞鱼”导弹,在对抗美国海军时,伊拉克海军虽然使用了这些舰艇,但遗憾的是,由于缺乏实战经验,再加上不熟悉这些导弹的性能,因此没有能够成功地发射出一枚“飞鱼”导弹。
伊拉克海军曾从南斯拉夫购买了12艘铁托造船厂建造的PB90海岸巡逻艇。其中4艘在1984年通过科威特转交,余下的于1985的交付,有6艘在两伊战争中沉没,在海湾战争爆发前尚有6艘。
此外,当时伊拉克海关拥有20艘小型巡逻艇和6艘SRN 6C气垫船。
。
全部
九、春节期间A股休市时间?
春节期间A股休市九天。春假放假七天上班时间正好又于礼拜天总共休市九天。股市规定礼拜天和节假日休息,不开市。其余时间正常开市。
十、什么是a股b股期货黄金?
A股一般是指人民币普通股票。它是经我国境内的公司发行,让境内的机构、组织或者是个人(不包含台、港、澳投资者)用人民币来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B股是指人民币特种股票。它是用人民币来标明面值,用外币来认购和买卖,在中国境内(如: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它投资人的限制是:外国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长期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人。
黄金期货,是指以国际黄金市场未来某时点的黄金价格为交易标的的期货合约,投资人买卖黄金期货的盈亏,是由进场到出场两个时间的金价价差来衡量,契约到期后则是实物交割,先理解了黄金期货的含义才能更好的知道黄金期货怎么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