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钢窗与铝合金窗的区别?各有什么优缺点?
一、塑钢窗与铝合金窗的区别?各有什么优缺点?
很多家庭不知道选择铝合金窗还是塑钢窗,下面我们就对铝合金窗与塑钢窗的性能特点做一个比较,大家选择自己适合的窗子:1、铝合金窗与塑钢窗隔声性能比较:铝合金窗与塑钢窗的缝隙密封水平基本一致,铝合金窗隔声性能也是基本一致的。2、铝合金窗与塑钢窗抗风压强度和水密性能比较:塑钢窗由于材质强度和刚性低,虽然经过加工衬钢增强,但塑钢窗抗风压和水密性能要比铝窗低约二个等级。而且,由于塑钢窗的衬钢并未在塑钢窗型材内腔角部联接成完整的框架体系,窗框、扇四角及丁字节点的塑钢窗焊接角强度比较低,根据1998年底上海市企业送检的425批塑钢窗三性能实例情况分析后指出“塑料窗在高层建筑上应慎重使用。”3、铝合金窗与塑钢窗保温性能比较:铝合金窗的保温性能不如塑钢窗好,但铝合金窗与塑钢窗整窗的传热系数之比只是1.36倍(单层窗)和1.44倍(单框双玻窗)。4、铝合金窗与塑钢窗气密性能比较:塑钢窗由于框、扇构件是焊接的,故塑钢窗气密性应比螺接的铝合金窗略好一些,但铝合金窗型材尺寸精度较高,框、扇配合较严密,所以铝合金窗与塑钢窗还是在一个等级水平上。5、铝合金窗与塑钢窗采光性能比较:塑钢窗的采光性能比铝窗差,塑钢窗框单构件遮光面积比铝窗大10%左右,视野和装饰效果较差,不利于建筑照明节能降耗。
二、什么材料比较吸热?最主要的是要轻便... 通过磨擦使材料温度上升的同时更加导热
在非金属中,用塑料或者橡胶做基材,加入导热填料,密度大约是2.3左右,这是目前比较轻便的,导热效果比较好的材料,这种材料和金属很像,加速摩擦也会导致导热更好
三、哪种材料容易散热?
金属材料山散热性较好
四、有没有比钛合金导热性更差的金属材料
(1)强度高
钛合金的密度一般在4.5g/cm3左右,仅为钢的60%,纯钛的强度才接近普通钢的强度,一些高强度钛合金超过了许多合金结构钢的强度。因此钛合金的比强度(强度/密度)远大于其他金属结构材料,见表7-1,可制出单位强度高、刚性好、质轻的零、部件。目前飞机的发动件、骨架、蒙皮、紧固件及起落架等都使用钛合金。
(2)热强度高
使用温度比铝合金高几百度,在中等温度下仍能保持所要求的强度,可在450~500℃的温度下长期工作这两类钛合金在150℃~500℃范围内仍有很高的比强度,而铝合金在150℃时比强度明显下降。钛合金的工作温度可达500℃,铝合金则在200℃以下。
(3)抗蚀性好
钛合金在潮湿的大气和海水介质中工作,其抗蚀性远优于不锈钢;对点蚀、酸蚀、应力腐蚀的抵抗力特别强;对碱、氯化物、氯的有机物品、硝酸、硫酸等有优良的抗腐蚀能力。但钛对具有还原性氧及铬盐介质的抗蚀性差。
(4)低温性能好
钛合金在低温和超低温下,仍能保持其力学性能。低温性能好,间隙元素极低的钛合金,如TA7,在-253℃下还能保持一定的塑性。因此,钛合金也是一种重要的低温结构材料。
(5)化学活性大
钛的化学活性大,与大气中O、N、H、CO、CO2、水蒸气、氨气等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含碳量大于0.2%时,会在钛合金中形成硬质TiC;温度较高时,与N作用也会形成TiN硬质表层;在600℃以上时,钛吸收氧形成硬度很高的硬化层;氢含量上升,也会形成脆化层。吸收气体而产生的硬脆表层深度可达0.1~0.15 mm,硬化程度为20%~30%。钛的化学亲和性也大,易与摩擦表面产生粘附现象。
(6)导热系数小、弹性模量小
钛的导热系数λ=15.24W/(m.K)约为镍的1/4,铁的1/5,铝的1/14,而各种钛合金的导热系数比钛的导热系数约下降50%。钛合金的弹性模量约为钢的1/2,故其刚性差、易变形,不宜制作细长杆和薄壁件,切削时加工表面的回弹量很大,约为不锈钢的2~3倍,造成刀具后刀面的剧烈摩擦、粘附、粘结磨损。
五、什么材料导热好导电不好
导热硅胶(导热硅胶片,导热硅脂,导热硅胶带,导热矽胶布)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导热材料之一。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化学物理性能稳定而且具有优异的导热性、电绝缘性、耐高温、耐老化和防水特性。目前国内厂商众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建议广大用户使用口碑较好的品牌性企业。
傲川科技的导热硅胶产品系列与普通导热硅脂相比,AOK导热硅脂具有更良好的导热性,同时在耐温、绝缘性能,性能稳定性等方面优于普通导热硅脂,将其用于功率器件和散热器装配面,更有利于帮助消除接触面的空气间隙增大热流通,减小热阻,降低功率器件的工作温度,提高可靠性和延长使用寿命。
主要特点
极佳的导热性、电绝缘性和使用稳定性,耐高低温性能好。
抗水、不固化,对接触的金属材料无腐蚀(铜、铝、钢)。
极低的挥发损失,不干、不熔化,良好的材料适应性和宽的使用温度范围。
高性价比,与国外品牌与同质量产品相比具有价格优势。
六、比铁传热快的金属有那些
导热性能比铁好的金属有:银(Ag),铜(Cu),金(Au),铝(Al),钠(Na),钼(Mo),钨(W),锌(Zn),镍(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