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黄金不再成为货币?
一、为何黄金不再成为货币?
谁说黄金不是货币?
黄金作为稀有,不可再生资源,被世界各个国家广泛的认可,属于保值货币的一种。
财经新闻经常能看到某某国家增加或减少黄金储备,因为其稀有,不可再生的特性,黄金现在大多用于国家储备,一个国家的黄金储备也可以作为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的参考。
黄金的保值特性,使黄金现在成为国家级的交易货币,民间大多作为保值收藏或者装饰,对于流通有很大的不方便,比如单位价值高,数量稀少,各国货币价格不统一等多方面原因,所以现在黄金大多用于国家底蕴的体现,黄金储备很大程度上反应国家经济的状况。黄金算是国际统一认可的货币。
二、黄金如何成为世界货币?
首先,黄金在古代很有价值
古代冶金技术非常差,而且没有防腐蚀技术,用铁和铜是做不出复杂的器具;如果古人要想制作出精美的器皿,就只能用熔点较低而且本身耐腐蚀的金和银。大家都知道,银器放置时间长了之后就会发黑,这也就决定了某些需要长期保存的物件只能用黄金和宝石制作。而古代金银产量极少,这就保证了黄金和白银本身很有价值,而且这种价值得到了广泛的承认。
其次,金银尤其是黄金在古代并不适合作为本位货币,贵金属作为货币有以下几个缺点:
第一,产量太少,无法承载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二,价值太高,难以用于日常交易,进行分割损耗又太大
第三,成色混杂,普通人几乎无法鉴定
产量少不用说了,人类发现的大金银矿几乎都在非洲和美洲,不在古代文明世界的范围内。我国宋代每年向辽国输送十五万两白银,这几乎导致了国内白银枯竭,民间几乎无银可用。
价值太高这一点也不用说了,比如号称中国黄金货币始祖的爱金,每块都在500g左右,价值高达16万人民币;汉代的金饼每枚重250克,价值达8万人民币的,绝大多数的交易中根本用不到。但如果对大块金银进行分割,在分割和重铸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损耗,这种损耗俗称叫“火耗”,在不贪污的情况下,火耗一般在10%左右,对于金银资源匮乏的古代来说,这简直是暴殄天物啊!
成色难以鉴定,这就更容易解释了,别说古人了,哪怕是现在的专家学者,在不借助专业仪器的情况下,有几个人能判断出金银器中黄金白银的具体含量。还拿上文的爱金举例,经现代专业仪器计算,爱金中成色好的含金量可达99%,成色不好的含金量甚至到不了90%,换算成人民币接近两万元啊!
这三个难点,就成了阻止古代社会大规模运用金银作为的货币的重要因素。从秦到宋,咱们国家被广泛接受的交易媒介一直非常稳定——铜、粮和布(丝绸);而金银锭大多只用于顶级贵族和国家间的进贡赏赐,普通百姓别说使用金银了,哪怕见一次银子都是很困难的事情,这种局面一直到南宋时期才有所改变。
元朝时期,得益于海外贸易的发展,大量外部金银开始输入国内,在加上没有了岁币的负担,银价开始下降,政府和民间开始逐渐使用白银作为交易的媒介,当然也就有了上文所说的火耗。明代,随着西方地理大发现的进行,大量美洲白金输入中国,银价暴跌,白银才开始在民间流行,典型的例子就是万历元年,一石米的价格是三钱银子,而万历十六年一石米的价格已经涨到了一两,到了天启年间三两银子都很难买到一石米了。
之前的政府喜欢用钱,无非就是铜矿和铁矿产量比金银矿更好控制;而发现新大陆之后就不同了,从明代开始,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所有贸易必须通过市舶司/十三行,控制了市舶司/十三行就等于控制了国内白银的来源,这样政府自然乐意把白银作为货币。同时期的西方,白银也是最重要的货币。
后来我们熟知的金本位起源于英国,得益于非洲和美洲一系列特大金矿的发现,金价开始下降;这个币制最早由牛顿提出,将每盎司黄金的价格固定在3英镑17先令10.5便士;1797年,英国宣布铸币条例,发行金币并规定了含金量。1816年,英国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开始以黄金为抵押发行纸币,英国的金本位正式得以确立,这个局面一直持续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金本位得以确立,其根本原因不是黄金的稀有,而是黄金产量暴涨而当时世界最为强大的英国恰好控制了这部分产量;如果西班牙是世界第一强国,我估计推行的就是银本
三、不能维持生存的黄金为什么可以成为货币?
1.一个国家黄金的存储量和这个国家的货币升值贬值有直接的关系.
------一般来讲,一个国家货币升值,其黄金储备较多的,贬值却不一定说明黄金储备减少;这在中国、日本这两个国家都能找到例子。要知道日元是经常贬值的,为了贸易;中国的例子就无论了吧。反过来,你要说黄金储备多了,货币就升值,那是没有的道理。汇率是购买力的比较,究其实质是经济实力的比较。
2.某人在中国人民银行存储了大量现金,转帐到美国,如果要在美国提现金.美国银行是否需要在中国银行索要等量的黄金。而不是货币。
---也不全是,黄金这样要来要去的,浪费转移成本和保管成本,在通讯、技术发达的今天,用黄金来做交割是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国际储备中,除了黄金,还有很多,比如支付单位也是可以的。一般而言,银行系统中,清算,轧平头寸时候才可能用到黄金。
3. 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这个国家的黄金储备有直接关系。
---通俗的讲,经济实力强了,工业发达,购买黄金的能力自然大大增强,而且加工需要大量的黄金,所以经济实力强的自然需要有大量的黄金储备,一为金融,而为工业,三为奢侈品。
4. 世界能储存黄金的银行才具备发行货币的权利。
---理论上是可以这么说,但是实际上当然太大范围了,货币是属于国家强制的,法定的,不是哪个有黄金的银行就可以发行的。其实没有黄金,只要有权力发行货币,马上就有滚滚的黄金来,49年前的中国就是明证。当然了,没有黄金储备的银行发行货币,对使用者来讲是种灾难,元朝、明朝、中华民国都是如此。
5. 美国打伊拉克所需要的军费使得美国国库的黄金储备减少,其货币虽
黄金储备的减少而贬值.
---这个太牵强了,美国每年的军费几千亿,伊拉克战争不是主因,经济发展的迟缓,贸易措施、货币政策才是,美元的地位虽然说已经不能再用美金来形容,但是也不需要黄金来支撑。综合美国的贸易赤字和资本顺差,它是在大量的利用别国的黄金储备,从某种角度来说,中国、日本的黄金储备其实很多是在为美国服务。
四、黄金什么时候开始成为货币?
古代的黄金和白银大概在唐宋时期成为流通货币使用,中国古代的银流通比较普遍,而金一般不作为货币使用,而是作为建筑、艺术品的原材料,在先秦两汉的古代文献中所说的金却是铜制货币的单位,在先秦两汉贵金属是极少见的奢侈品,多用于工艺品,比如曾侯乙幕中出土的金钗,而世面上流通的货币却多是青铜材质,到了唐宋时期,冶金业的发展使得青铜的生产量猛增,所以铜钱就成了普遍的低廉货币,而稀有的金银也成了高额货币。
五、为什么黄金能够成为通用货币,而不是其它金属?
这是有黄金的性质决定的
1、稀缺性,由于既有这样的属性,要取得黄金,所付出的成本,就会很大,所以它有价值。
2、黄金的化学性质。黄金内的成分不容易如外界发生化学反应,比较稳定。价值不容易发生贬值或损耗。
如果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黄金,在黄金市场价不变的情况下,它确实能换取世界上的任何物质(除非带有浓厚政治色彩、感情色彩的东西)。但是,如果他不断的在市场上投放黄金的话,由于供给的增加,需求相对来说会减小,黄金的边际价值会减小,直到为零,那时候,黄金就不值钱了。所以不能。
六、黄金什么时候开始成为货币,为什么各国都用它?
你好,黄金作为货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利比亚和古代希腊,但其真正成为国际货币标准是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在这段时间内,各国开始采用黄金作为国际贸易结算的基础货币。
各国使用黄金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黄金具有珍贵、稀缺、不易腐烂、易于分割、易于识别、易于运输等特点,使其成为一种适合作为货币的自然物品。其次,黄金具有稳定的价值,不受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被视为一种安全的储备资产。最后,黄金的价格相对稳定,使得各国能够更容易地估算其货币的价值和汇率。
尽管现在大多数国家已经放弃了将黄金作为货币的做法,但黄金仍然被广泛地用作储备资产和投资工具。
七、美元为什么成为世界货币?
在1945年二战后,英国、法国、苏联等几个世界上主要国家的经济实力都在战争中遭受严重破坏,这时的国际货币体系更是乱成一锅粥,国家经济动荡,货币贬值速度很快。唯独本土没有被波及的美国大发战争财,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世界上的黄金源源不断的流入美国,使得美国当时的黄金储备约占到世界的60%,登上资本主义世界老大的地位。
二战末期,国家之间贸易往来受到很大的影响,比如你向我买东西,我收了你国家的钱,万一明天贬值了怎么办?于是大家就召集起来开会,这时就有一个英国的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发行统一世界货币的“凯恩斯计划”,不过我们英国要占整个发行比例的35%。但是这样的分配只有利于英国延续英镑地位,却削弱了美元和美国黄金储备的影响力,美国自然是不干了。当时美国的财政部助理部长哈里·怀特心想:“你以为你还是以前的英国啊,现在我们美国才是老大。”随即,针对凯恩斯的方案,美国推出了“怀特计划”作为反制手段,向大家保证说我们美国拥有世界三分之二的黄金储备,只要给我35美元就可以给你一盎司黄金。
大家一想觉得这个靠谱啊,用美国印的钱就可以换黄金,那就用美元做世界通用货币吧。于是在1944年7月二战即将胜利前夕,44个同盟国就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村通过了以美国财长助理怀特提出的“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协议,也就开始了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自此之后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彻底和黄金挂钩了,正式登上世界通用货币的宝座,“美金”的说法也就是这么来的。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问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虽然有助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对战后的经济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却存在缺陷。
1、美元和黄金挂钩,享有特殊地位,一方面加强了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另一面也承担了维持美元兑换黄金的平价责任。也就是说大家都信任美国的经济不错时,美元就值钱,当美元相对短缺时,这个制度就可以延续下去。但是当大家都不看好美国经济,美国又在世界到处打架,打架开支又非常高,美国自己手里都吃紧,对美元产生信任危机时,美元拥有太多了,美元和黄金的固定平价就难以维持,都想赶紧把手里的美元去美国兑换成黄金。一旦这样,黄金很快就会被兑换光,那么这个体系不就崩塌了吗。
2、一盎司黄金=35美元,各个国家的汇率和美元是固定的,这样汇率就缺乏弹性。每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都不一样,发展好的国家的货币就更有值钱,但是和美元的汇率是固定的,就等于说美国可以用同样的美元买到更值钱的货币,这样明显美国就占便宜了。而发展不好的国家的货币就更不值钱,在固定汇率的情况下,美国又吃亏了。所以这样就限制了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
3、制度无法提供一种数量充足、币值坚挺、可以为各国接受的储备货币。因为从长远来看,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是向前发展的,自然需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会越来越多。比如一个国家每年可以生产100瓶水,市面上总共有100元在流通,那么水就是1元钱一瓶。而如果社会生产力提高了,每年可以生产200瓶水了,那么水就会变成0.5元一瓶,这时美国就需要多印100元才能维持一瓶水1元钱的价格。不然水变多了钱不变,就会造成物价下跌,经济停滞。但是黄金储备量就那么多,就算马上不停的挖金矿也跟不上量啊。那么在黄金生产停滞的情况下,怎么样才能保持发行更多的美元?
4、美国印钱并不是白给的,这些美元流向世界就需要美国用美元向世界各地买东西。前面说过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大家需要的美元会越来越多,这就使得美国要向世界各地买更多的东西,搞得美国经常贸易逆差,也就是买回来的东西比卖出去的多,这样美国肯定不舒服啊。况且美元是可以兑换黄金的,把美元花出去不就意味着把美国的黄金也拿出去了,那么美国的黄金储备不就又下降了吗。大家都在想,你的储备量都没这么多了,万一我用美元来找你兑换黄金,你没有了怎么办。所以这样会导致国际储备资产过剩,美元发生危机,危及国际货币制度,也说明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稳定性。
随着以上几点制度本身不可解脱的矛盾性,美国在1950年以后,除了个别年度略有顺差外,其余各年度都是逆差,国际收支逆差逐步增加,美国的黄金储备日益减少。而到了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又去世界上打架了,造成财政赤字巨大,国际收支情况恶化,美元的信誉受到极大的冲击,爆发了多次美元危机。各国纷纷抛售自己手中的美元去抢购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这时眼看形势不对,美国又开始耍赖了,1971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停止兑换黄金,一副“你拿美元过来我就不给你黄金,我就耍赖怎么了”的架势。自此美元大贬值,欧洲各国人一度拒收美元,甚至乞丐也在自己帽子上写着“不要美元”。这也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就这样瓦解了。按理说美元的地位应该大幅下降的,但为什么现在还是世界货币呢?美国为什么还是到处打架?
美国在“黄金美元时代”结束之后,又找到一样新的东西,那就是被称为“工业血液”的石油,可以说掌握了石油就掌握了工业的命脉。如果全世界的石油都必须用美元来结算,那美元不就又是世界货币了吗?而波斯湾地区又是全球最重要的产油地,想到这,美国就找到了当时那一片的老大伊朗,并迅速和伊朗成为了好朋友。
不过美国转头又想,如果只帮伊朗的话,让其得到好处并一家独大,万一以后不听话了怎么办?于是美国又做了两个动作:
1、再扶持了一个小弟沙特,以便今后伊朗不听话了,可以让沙特来平衡一下。美国告诉沙特说你看现在你身边有两伊(伊朗和伊拉克),还经常打架闹矛盾,而且人家实力都比你强,万一矛盾闹到你这里怎么办?你现在地下石油那么丰富,万一人家齐了心想要你的油又怎么办呢?那就让老大哥来保护你吧,给你提供各种支持,你只需要用美元来结算石油就可以了。沙特相信想想是啊,有美国大哥的保护,就不怕两伊欺负自己了,于是就同意了美国。后来果然如美国所想,伊朗真的不跟美国完了,直接翻脸,就这样沙特得到美国的支持越来越多,在当地的实力也是与日俱增。随着全球原油的需求量不断攀升,沙特也从一个贫困户一跃成为富裕国家。
2、美国小心眼很多,经常背着伊朗在沙特面前说坏话,搞得这一地区的几个兄弟经常有误会摩擦。美国心里想,只要你们兄弟之间不联合起来,那就尽在我的掌控之中。而美国掌握伊沙石油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想让苏联好过。当时的苏联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长期与美国不对付,美国大哥当惯了,哪里受得了有人来挑战它的地位。而苏联也是产油大户,极度依赖油气出口收入来维持经济运转。美国就告诉沙特你给我使劲降价,降到苏联没有利润为止。所以苏联还在的时候,全球油价是很低的,这也都是美国一手策划的。
最终通过以上动作,美国达到了两个重要目的:
1、把波斯湾伊沙等几个石油大户搞定,让美元成为全球石油结算货币,从而又继续成为世界货币;2、使劲压低油价,油气价格下跌使苏联国力遭受重创,最终也搞垮了苏联。
“石油美元”的不对称性有别于“黄金美元”权利义务的对等。美国制造美元(权利),维护美元信用和威慑力(美元武力),石油生产国提供石油(义务),只要美国的武力仍然可以征服世界,那么持有的美元就可以兑换任何人的石油资源。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与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沙特达成一项“不可动摇”的协议,双方确定把美元作为石油的唯一定价货币,并得到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其他成员国的同意。从那时起,美元与石油紧密挂钩,两者无形之间被划上了等号。伊朗不听话,想用“石油欧元”替代“石油美元”,对美元构成挑战,美国就要制裁它。一旦美元换石油受到侵害,美国就会使用武力维护。所以尽管科威特、伊拉克战争让美国耗费巨大人力物力。但是凡事挑战“美元石油”地位的活动必须严厉打击,美国也不是无缘无故打击他们,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到处打架的重要原因。
八、为什么货币会与黄金脱钩?
现代的货币
在金本位制度下,各个实行金本位的国家之间货币按照它们各自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Gold Parity)来决定兑换比率。这个体系是以黄金的自由流动为基础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法国、俄国、德国、日本等参战国纷纷禁止黄金出口,金本位体系实际上已经崩溃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奥地利等国出现了货币大幅度贬值的现象。此后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基础。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其货币应当与黄金或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兑换。这个协定确立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由此建立的各国货币体系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1971年8月,美元停止与黄金的自由兑换,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崩溃。从此,进入符号货币时代。此后各国之间实行浮动汇率。一些比较稳定的或者有升值潜力的货币,如瑞士法郎、西德马克等等。
九、黄金为什么可以当货币?
黄金在历史上被广泛用作货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稀有性和持久性:黄金是一种非常稀有且持久的贵金属,供应量有限,不易大规模生产。这使得黄金具有稀缺性,有助于维持其价值。
2. 可分割性和可铸造性:黄金可以被分割成不同大小和重量的小块,便于交易和使用。此外,黄金还可以通过熔炼和铸造加工成各种形状的金币或金条,方便携带和流通。
3. 保值和价值存储:黄金具有相对稳定的价值,并且在长期内能够保持购买力。由于黄金供应量有限,它不容易受到经济波动、通胀或政府政策的影响。因此,黄金被认为是一种较为可靠的价值存储方式。
4. 全球通用性:黄金在世界各地都被广泛接受和认可,因此具有全球通用性。这使得黄金可以作为国际贸易中的支付方式,促进贸易和跨国交易的进行。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黄金具备许多货币特征,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制度可能不同。现代社会中,大多数国家使用法定货币作为主要交易媒介,而黄金通常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投资工具或贵金属商品。黄金的货币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共识和市场需求。
十、黄金为什么叫硬货币?
黄金被称为硬通货的原因是具有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的作用。
黄金一直被视国际资本市场硬通货,被投资者选作最重要资金避险工具。黄金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虽然黄金作为货币已经退出了市场,但其作为货币的属性仍然存在。流通于市场上的信用货币是以一个国家的承诺为基础的,而货币本身毫无价值。但黄金不是以信用作为基础,其本身就具有较高的价值,因此能够在危机中得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