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金属资讯 > 正文

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3-29 00:12编辑:冶金属归类:金属资讯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能与O2反应; (2)大多数金属能与稀HCl或稀H2SO4反应; (3)部分金属能与金 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都有什么

与氧气,酸,部分盐反应

三、请问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哪三个

与氧气等非金属反应:3Fe+2O2==Fe3O4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Fe+H2SO4==FeSO4+H2

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外的盐和金属.Fe+CuSO4==Cu+FeSO4

四、各种常见金属的化学.物理性质

几种重要的金属

1.金属的物理性质

(1)状态:在常温下,除汞(Hg)外,其余金属都是固体.

(2)颜色: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而金、铜、铋具有特殊颜色.金属都是不透明的,整块金属具有金属光泽,但当金属处于粉末状时,常显不同颜色.

(3)密度:金属的密度相差很大,常见金属如钾,钠、钙、镁、铝均为轻金属(密度小于4.5 g?cm-3),密度最大的金属是铂,高达21.45 g?cm-3.

(4)硬度:金属的硬度差别很大,如钠、钾的硬度很小,可用小刀切割;最硬的金属是铬.

(5)熔点:金属的熔点差别很大,如熔点最高的金属为钨,其熔点为3 410℃,而熔点最低的金属为汞,其熔点为-38.9℃,比冰的熔点还低.

(6)大多数金属都具有延展性,可以被抽成丝或压成薄片.其中延展性最好的是金.

⑺金属都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其中银和铜的传热、导电性能最好.

2.镁和铝

[镁和铝]

元 素镁(12Mg)铝(13Al)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二周期ⅡA族第三周期ⅢA族

单质物理性质颜色和状态银白色固体银白色固体

硬 度镁(很软)<铝(较硬)

密 度g?cm-3镁(1.738)<铝(2.70)

熔点/℃镁(645)<铝(660.4)

沸点/℃沸点(1 090)<铝(2 467)

自然界存在形式均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用 途用于制造合金用于制作导线、电缆;铝箔用于食品、饮料的包装;用于制造合金

[镁与铝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单质化学性质的比较]

元 素镁(Mg)铝(A1)

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2个(较少)3个(较多)

原子半径r(Mg)>r(A1)

失电子能力、还原性及金属性Mg>A1

质与O2的反应常温Mg、Al均能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一层坚固而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所以,金属镁和铝都有抗腐蚀性能

点燃2Mg + O2(空气) 2MgO

4Al + 3O2(纯) 2A12O3与S、X2等非金属的反应Mg + S MgS

Mg + C12 MgCl2

2Al + 3S A12S3

2Al + 3Cl2 2AlCl3与酸的反应非氧化性酸例 Mg + 2H+ = Mg2+ +H2↑例 2A1 + 6H+ = 2A13+ +3 H2↑

氧化性酸例 4Mg + 10HNO3(极稀)=4Mg(NO3)2 + N2O↑+ 5H2O铝在冷的浓HNO3、浓H2SO4中因发生钝化而难溶

与碱的反应不反应2A1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与氧化物的反应2Mg + CO2 2MgO + C

(金属镁能在CO2气体中燃烧)2A1 + Fe2O3 2Fe + A12O3

[铝热反应]

说明 铝与比铝不活泼的金属氧化物(如CuO等)都可以发生铝热反应

[铝的重要化合物]

氧化铝(A12O3)氢氧化铝[A1(OH)3]硫酸铝钾[KAl(SO4)2]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高,难溶于水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固体;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有吸附色素的性能硫酸铝钾晶体[KAl(SO4)2?12H2O]俗称明矾.明矾是无色晶体,易溶于水

所属类别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复盐(由两种不同金属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

电离方程式在水中不能电离A13++3OH- A1(OH)3 AlO2-+H++H2OKAl(SO4)2=K++A13++2SO42-

化学性质既能与酸反应生成铝盐,又能与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Al2O3 + 6H+=2A13++ 3H2O ,Al2O3 + 2OH-=2 AlO2-+ H2O①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强碱中:A1(OH)3 + 3H+=A13++ 3H2O ,A1(OH)3 + OH-=2AlO2-+ 2H2O

②受热分解:

2A1(OH)3 Al2O3 + 3H2O①同时兼有K+、A13+、SO42-三种离子的性质②水溶液因A1 3+水解而显酸性:

A13++3H2O A1(OH)3 + 3H+

制 法2A1(OH)3 Al2O3 + 3H2O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A13++ 3NH3?H2O A1(OH)3↓ + 3NH4+

用 途①作冶炼铝的原料②用于制耐火坩埚、耐火管、耐高温仪器制取氧化铝作净水剂

[合金]

(1)合金的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跟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合金的性质:①合金的硬度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硬度大;②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

*[硬水及其软化]

(1)基本概念.

①硬水和软水:

硬水:含有较多的Ca2+和Mg2+的水.

软水:不含或只含少量Ca2+和Mg2+的水.

②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

暂时硬度:由碳酸氢钙或碳酸氢镁所引起的水的硬度.

永久硬度:由钙和镁的硫酸盐或氯化物等引起的水的硬度.

③暂时硬水和永久硬水:

暂时硬水:含有暂时硬度的水.

永久硬水:含有永久硬度的水.

(2)硬水的软化方法:

①煮沸法.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除去暂时硬度,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HCO3)2 CaCO3↓+CO2↑+H2O

Mg(HCO3)2 MgCO3↓+CO2↑+H2O

MgCO3 + H2O Mg(OH)2↓+CO2↑

②离子交换法.这种方法可同时除去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

③药剂软化法.常用的药剂法有石灰——纯碱法和磷酸钠法.

(3)天然水的硬度:天然水同时有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一般所说的硬度是指两种硬度之和.

(4)硬水的危害:

①长期饮用硬度过高或过低的水,均不利于身体健康.

②用硬水洗涤衣物,浪费肥皂,也不易洗净.

③锅炉用水硬度过高,易形成锅垢[注:锅垢的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OH)2],不仅浪费燃料,还会引起爆炸事故.

3.铁和铁的化合物

[铁]

(1)铁在地壳中的含量:铁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四位,仅次于氧、硅和铝.

(2)铁元素的原子结构:铁的原子序数为26,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Ⅶ族,属过渡元素.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个,可失去2个或3个电子而显+2价或+3价,但+3价的化合物较稳定.

(3)铁的化学性质:

①与非金属反应:

3Fe + 2O2 Fe3O4

2Fe + 3C12 2FeCl3

说明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时,生成棕黄色的烟,加水振荡后,溶液显黄色.

Fe + S FeS

说明 铁跟氯气、硫反应时,分别生成+2价和+3价的铁,说明氧化性:氯气>硫.

②与水反应:

a.在常温下,在水和空气中的O2、CO2等的共同作用下,Fe易被腐蚀(铁生锈).

b.在高温下,铁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2:3Fe + 4H2O(g) Fe3O4 + 4H2

③与酸反应:

a.与非氧化性酸(如稀盐酸、稀H2SO4等)的反应.例如: Fe + 2H+ = Fe2+ + H2↑

b.铁遇到冷的浓H2SO4、浓HNO3时,产生钝化现象,因此金属铁难溶于冷的浓H2SO4或浓HNO3中.

④与比铁的活动性弱的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例如: Fe + Cu2+ = Fe2+ + Cu

归纳:铁的化学性质及在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显+2价或+3价的规律如下;

[铁的氧化物的比较]

铁的氧化物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

俗 称铁红磁性氧化铁

化学式FeOFe2O3Fe3O4

铁的价态+2价+3价+2价和+3价

颜色、状态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黑色晶体

水溶性都不溶于水

化学性质①在空气中加热时,被迅速氧化;6FeO + O2 2Fe3O4②与盐酸等反应:FeO + 2H+=Fe2++ H2O①与盐酸等反应:Fe2O3 + 6H+=2Fe3++ 3H2O②在高温时,被CO、C、A1等还原:Fe2O3 + 3CO 2Fe + 3CO2兼有FeO和Fe2O3的性质,如Fe3O4 + 8H+=2Fe3++ Fe2++ 4H2O

[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的比较]

Fe(OH)2Fe(OH)3

颜色、状态在水中为白色絮状沉淀在水中为红褐色絮状沉淀

水溶性难溶于水难溶于水

制 法可溶性亚铁盐与强碱溶液或氨水反应:

注:制取时,为防止F e2+被氧化,应将装有NaOH溶液的滴管插入FeSO4溶液的液面下

可溶性铁盐与强碱溶液、氨水反应:

化学性质①极易被氧化:

沉淀颜色变化:白色→灰绿色→红褐色

②与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等中和:

①受热分解;

固体颜色变化:红褐色→红棕色

②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Fe3+和Fe2+的相互转化]

例如:2Fe3+ + Fe = 3Fe2+

应用:①除去亚铁盐(含Fe2+)溶液中混有的Fe3+;②亚铁盐很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铁盐,为防止氧化,可向亚铁盐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屑.

例如:2Fe2++ Cl2=2Fe3++ 2Cl-

应用:氯化铁溶液中混有氯化亚铁时,可向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或滴加新制的氯水,除去Fe2+离子.

Fe2+ Fe3+

[Fe2+、Fe3+的检验]

(1)Fe2+的检验方法:

①含有Fe2+的溶液呈浅绿色;

②向待检液中滴加NaOH溶液或氨水,产生白色絮状沉淀,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沉淀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说明含Fe2+.

③向待检液中先滴加KSCN溶液,无变化,再滴加新制的氯水,溶液显红色,说明含Fe2+.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 + Cl2 = 2Fe3+ + 2Cl- Fe3+ + 3SCN- = Fe(SCN)3

(2)Fe3+的检验方法:

①含有Fe3+的溶液呈黄色;

②向待检液中滴加NaOH溶液或氨水,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含Fe3+.

③向待检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说明含Fe3+.

进行铁及其化合物的计算时应注意的事项:

(1)铁元素有变价特点,要正确判断产物;

(2)铁及其化合物可能参加多个反应,要正确选择反应物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中生成的铁化合物又可能与过量的铁反应,因此要仔细分析铁及其化合物在反应中是过量、适量,还是不足量;

(4)当根据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计算时,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列出方程式或方程式组;

(5)经常用到差量法、守恒法.

4.金属的冶炼

[金属的冶炼]

(1)从矿石中提取金属的一般步骤有三步:①矿石的富集.除去杂质,提高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含量;②冶炼.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一定条件下,用还原剂将金属矿石中的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单质;⑧精炼.采用一定的方法,提炼纯金属.

(2)冶炼金属的实质:用还原的方法,使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

(3)金属冶炼的一般方法:

①加热法.适用于冶炼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氢之后的金属(如Hg、Ag等).例如:

2HgO 2Hg + O2↑ HgS + O2 Hg + SO2↑

2Ag2O 4Ag + O2↑ 2AgNO3 2Ag + 2NO2↑+ O2↑

②热还原法.适用于冶炼金属活动顺序表中Zn、Fe、Sn、Pb等中等活泼的金属.常用的还原剂有C、CO、H2、Al等.例如:

Fe2O3 + 3CO 2Fe + 3CO2(炼铁) ZnO + C Zn + CO↑(伴生CO2)

WO3 + 3H2 W + 3H2O Cr2O3 + 2Al 2Cr + A12O3(制高熔点的金属)

⑧熔融电解法.适用于冶炼活动性强的金属如K、Ca、Na、Mg、A1等活泼的金属,通过电解其熔融盐或氧化物的方法来制得.例如:

2A12O3 4Al + 3O2↑ 2NaCl 2Na + C12↑

上一篇:有关金属的字有哪些? 下一篇:ELR91QPI0火花塞是什么材质